鳌峰宜晚亭

· 张雨
鳌峰亭子偏宜晚,约下烟光与细看。 独鹤归来频寄语,夕阳舂外一凭栏。 昔游谢眺空陈迹,回首敬亭生莫寒。 万一桑榆容倦翮,西飞会访毛公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鳌峰: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地的一座山峰。
  • 宜晚亭:亭子的名称,意指适合傍晚时分停留。
  • 约下:约定,这里指与他人或自己约定。
  • 烟光:指傍晚时分的雾气和光线。
  • 独鹤:孤独的鹤,常用来象征孤独或高洁。
  • 寄语:传递话语或信息。
  • 夕阳舂外:夕阳下的舂山之外,舂山可能是指某座山。
  • 凭栏:依靠栏杆。
  • 谢眺:可能指古代诗人谢灵运,他以游历山水著称。
  • 空陈迹:空留的足迹,指过去的游踪已无人知晓。
  • 敬亭:山名,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市,是著名的文化名山。
  • 生莫寒:生出莫名的寒意。
  • 桑榆:指日落时分,也比喻晚年。
  • 倦翮:疲惫的翅膀,比喻疲惫的身心。
  • 西飞:向西飞行。
  • 毛公坛: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毛公的坛,象征着仙境或理想之地。

翻译

鳌峰上的亭子特别适合傍晚时分,我与烟光约定细细观赏。 一只孤独的鹤飞回来,频频传递着信息,我在夕阳下的舂山之外,独自凭栏。 回想过去游历的谢灵运,如今只剩下空留的足迹,回首望向敬亭山,心中生出莫名的寒意。 如果晚年允许我这疲惫的身心休息,我会向西飞行,去探访传说中的毛公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鳌峰亭子傍晚时分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游历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向往。诗中“独鹤归来”与“夕阳舂外”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而“谢眺空陈迹”与“敬亭生莫寒”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诗人以“万一桑榆容倦翮,西飞会访毛公坛”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展现了诗人不屈不挠、追求理想的精神风貌。

张雨

张雨

元杭州钱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号句曲外史,又号贞居子。好学,工书画,善诗词。年二十遍游诸名山,弃家为道士。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