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有寄璚花诗丐余次韵

· 张雨
未信人间日易斜,携春来问列仙家。 情知后土无双树,迷杀江都是此花。 芍药谩吟红茧粟,璚儿从眄玉兰芽。 一壶能共樊川老,醉写乌丝侧帽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璚花:即琼花,一种珍贵的花卉,古时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丐余:请求我。
  • 次韵:依照所和诗的韵作诗。
  • 后土:古代指地神或土神,这里可能指大地。
  • 迷杀:迷恋至极。
  • 芍药:一种花卉,常用来象征美丽和爱情。
  • 谩吟:随意吟咏。
  • 红茧粟:形容芍药花的颜色和形状。
  • 璚儿:即琼儿,指琼花。
  • :斜视,这里指欣赏。
  • 玉兰芽:玉兰花的花蕾。
  • 樊川老:指杜牧,唐代诗人,因其曾任樊川令,故称。
  • 乌丝:指乌丝栏,即有黑色线条的纸或绢,用于书写。
  • 侧帽纱:形容诗人醉后的潇洒姿态。

翻译

不相信人间的日子会轻易斜落,带着春天来询问仙人的家。 明知大地之上没有第二棵这样的树,却迷恋至极江都的这朵花。 随意吟咏着芍药花的红艳如茧粟,琼花欣赏着玉兰的花蕾。 一壶酒能与杜牧老先生共享,醉意中在乌丝栏旁侧帽纱书写。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琼花的珍贵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迷恋。诗中“未信人间日易斜”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暗含了对仙境般美好时光的渴望。后文通过对芍药、玉兰的描绘,进一步以花喻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结尾处与杜牧共享美酒、醉中书写的情景,则体现了诗人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张雨

张雨

元杭州钱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号句曲外史,又号贞居子。好学,工书画,善诗词。年二十遍游诸名山,弃家为道士。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