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四首

新婚誓偕老,恩义永且深。 旦暮为夫妇,哀戚奄相寻。 凉月烛西楼,悲风鸣北林。 空帷奠巾栉,中房虚织纴。 辞章馀婉娈,琴瑟有馀音。 眷言瞻故物,恻怆内不任。 岂无新人好,焉知谐我心。 掩穴抚长暮,涕下沾衣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悼亡:哀悼已故的亲人或爱人。
  • 新婚誓偕老:新婚时发誓要白头偕老。
  • 恩义:恩爱和情义。
  • 旦暮:早晚,形容时间短暂或日常生活的频繁。
  • 哀戚:悲伤。
  • 奄相寻:突然接连不断。
  • 凉月:清冷的月光。
  • :照亮。
  • 空帷:空荡的帐幕。
  • 巾栉:梳洗用具,这里指日常用品。
  • 织纴:织布,这里指家务。
  • 辞章:文辞,这里指留下的文字或诗篇。
  • 婉娈:美好。
  • 琴瑟:古代的两种乐器,常用来比喻夫妻和谐。
  • 眷言:深情地回顾。
  • 恻怆:悲伤。
  • 内不任:内心无法承受。
  • 掩穴:掩埋坟墓。
  • 长暮:漫长的夜晚,比喻生命的终结。

翻译

新婚时我们誓言要白头偕老,恩爱和情义深厚且长远。 从早到晚我们都是夫妻,悲伤和哀愁突然接连不断。 清冷的月光照亮了西楼,悲风在北林中鸣响。 空荡的帐幕下摆设着梳洗用具,中房里空无一人,只有织布机。 留下的文辞依然美好,琴瑟之音仿佛还在耳边。 深情地回顾这些旧物,内心的悲伤无法承受。 难道没有新的美好事物吗?但我怎能知道它们能与我心和谐。 掩埋坟墓,面对这漫长的夜晚,泪水沾湿了衣襟。

赏析

这首作品深情地表达了对亡妻的哀悼和怀念。诗中通过新婚誓言、日常生活的描绘以及对旧物的回顾,展现了夫妻间深厚的情感和失去后的无尽悲伤。月光、悲风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的哀婉氛围。诗末的“掩穴抚长暮,涕下沾衣襟”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平复的悲痛。

傅若金

元临江新喻人,初字汝砺,后改字与砺。少孤贫,刻励于学。工诗文。年甫三十,游京师,虞集、揭傒斯见其诗,皆大称赏之;公卿大夫,皆知其名。后以广州路教授卒。有《傅与砺诗文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