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一

· 张昱
和宁沙中朴樕笔,史臣以代铅椠事。 百司译写高昌书,龙蛇复见古文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辇下曲:指在宫廷中流传的歌曲。
  • 和宁:和谐安宁之意。
  • 朴樕:古代用来写字的木片或竹片。
  • 铅椠:古代用来写字的铅笔和木板。
  • 百司:指各种官职或官员。
  • 译写:翻译并抄写。
  • 高昌书:指古代高昌国(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的文献或文字。
  • 龙蛇:比喻书法中的笔画。
  • 古文字:古代的文字。

翻译

在和谐安宁的宫廷中,用沙中的朴樕木片代替铅笔和木板来记录历史。各种官员翻译并抄写高昌国的文献,那些龙飞凤舞的古文字再次出现在眼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宫廷中记录历史的场景,通过使用朴樕木片代替传统的铅椠,展现了当时对历史记录的重视和创新。诗中提到的“高昌书”和“古文字”,不仅反映了当时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珍视。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