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衔 (xián):连接,此处指山与水相连。
- 襄汉:指襄水和汉水,两条河流。
- 杳冥 (yǎo míng):深远幽暗的样子。
- 层构:层层叠叠的建筑。
- 沙渚 (shā zhǔ):水中的小沙洲。
- 石林:岩石如林,形容岩石众多。
- 缥缈 (piāo miǎo):形容景象模糊不清,若有若无。
- 嶓冢 (bō zhǒng):山名,位于今陕西省境内。
- 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 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 咫尺 (zhǐ chǐ):形容距离很近。
- 风烟:风和烟雾,常用来形容远方的景象。
- 岘山亭:山上的亭子,岘山是山名。
翻译
西边流来的一条水连接着襄水和汉水,上面有群峰高耸入云,显得深远幽暗。层层叠叠的建筑回环临水,沙洲洁白,乱帆斜斜地映照在青翠的石林上。地势雄伟,景象模糊不清,仿佛连着远处的嶓冢山,天险模糊,似乎带着洞庭湖的影子。虽然近在咫尺,但风烟似乎应和着万里之外的景象,可惜没有机会登上岘山亭一览。
赏析
这首作品以汉江为背景,描绘了山水相连的壮丽景色。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群峰截杳冥”、“层构回临沙渚白”等,展现了山水的辽阔与深远。通过对比近景与远景,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法亲临其境的遗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开阔,展现了元代诗人傅若金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