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梧桐宫六逸堂

· 张昱
龙化青林水满溪,昔人曾此寄幽栖。 高情不负杯中物,烂醉何妨日似泥? 富贵到头蕉下鹿,光阴过眼瓮中鸡。 当时不尽风流兴,付与山莺尽意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栖:隐居。
  • 烂醉:非常醉。
  • 何妨:有什么妨碍。
  • 蕉下鹿:比喻虚幻的事物,出自《列子·周穆王》,故事中有人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鹿,醒来后找不到鹿,以为只是梦,后来别人真的找到了鹿,认为他是真的梦见了鹿。
  • 光阴过眼:时间流逝。
  • 瓮中鸡:比喻短暂易逝的事物,出自《庄子·外物》,故事中有人养鸡,鸡在瓮中,突然瓮破,鸡飞走,比喻事物无常。
  • 风流兴:风雅的兴致。
  • 山莺:山中的黄莺。

翻译

龙化作青林,水满溪流,古人曾在这里隐居。 高雅的情致不辜负杯中的美酒,醉得像泥一样又有何妨? 富贵到了尽头就像蕉下的鹿一样虚幻,时间流逝就像瓮中的鸡一样短暂。 当时不尽的风雅兴致,现在只能让山中的黄莺尽情地啼唱。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富贵虚幻、光阴易逝的感慨,以及对风雅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蕉下鹿”和“瓮中鸡”两个典故,形象地比喻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最后两句以山莺的啼唱作为结尾,寄托了作者对往昔风流兴致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和淡泊的情怀。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