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华
我生爱林泉,俗事常鞅掌。
十年苦烦剧,一念愈倾仰。
峰峦看画图,云烟入想像。
久成心上癖,欲忍不可强。
荷有敬斋公,恒以善相长。
携我游黄华,一洗尘虑爽。
行行叹奇绝,举目皆胜赏。
镜台耸百崄,瀑布落千丈。
石苔积重痕,溪风动幽响。
使我躁竞息,使我心志广。
恍如梦中身,翱翔千古上。
回首声利场,谁能脱尘网。
我老得仁心,动作皆可像。
还家拟邻居,求田冀接壤。
便许朴钝质,于此静中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鞅掌(yāng zhǎng):繁忙,事务繁杂。
- 倾仰:仰慕,向往。
- 癖:嗜好,特别爱好。
- 敬斋公:对某人的尊称,此处指一位尊敬的长者。
- 黄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 尘虑:世俗的忧虑。
- 镜台:此处指山峰,因其高耸如镜台。
- 百崄(xiǎn):极高的山峰。
- 瀑布落千丈:形容瀑布从极高处直泻而下。
- 石苔积重痕:石头上积累的苔藓,形成厚重的痕迹。
- 躁竞:急躁竞争。
- 声利场:名利场,指追求名利的社会环境。
- 尘网:比喻世俗的束缚。
- 仁心:仁爱之心。
- 朴钝质:朴实无华,不加修饰的本性。
翻译
我一生喜爱山林泉水,但俗事常常使我忙碌不堪。十年来苦于繁杂的事务,心中越发向往自然。峰峦如画,云烟如梦,久已成为我心中的嗜好,想要忍耐却难以自抑。幸好有敬斋公,常以善行教导我。他带我游览黄华,一洗我心中的尘世忧虑,使我感到清爽。行走间不断赞叹景色的奇绝,眼前的一切都是值得欣赏的美景。高耸的山峰如镜台,瀑布从千丈高处直泻而下。石头上的苔藓积累成厚重的痕迹,溪风中传来幽幽的响声。这使我急躁的心平静下来,心胸也变得宽广。我仿佛身在梦中,翱翔于千古之上。回首那追求名利的社会,谁能摆脱世俗的束缚呢?我已老去,却拥有仁爱之心,我的行为都可作为榜样。回家后打算与敬斋公为邻,希望能拥有相邻的田地。我愿以这朴实无华的本性,在此静谧之地中修养身心。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深切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通过对比繁忙的世俗生活与宁静的自然风光,作者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渴望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诗中“峰峦看画图,云烟入想像”等句,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然之美,而“使我躁竞息,使我心志广”则体现了自然环境对心灵的净化作用。结尾处,作者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仁爱之心的珍视,显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