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采石
未明发芜湖,终饭次采石。
大江天同泻,巨浪山与敌。
松寒苍虬姿,崖古老铁色。
其旁有仙冢,云是李太白。
生为长庚精,没与大块息。
因思开元中,出入蒙帝泽。
御羹白瑶杯,宫砚青玉滴。
恩荣日深重,意气何赫奕。
酣歌泰华小,豪饮渤海窄。
颇闻宫中怒,遂有天上谪。
殷乱微子行,楚昏屈平斥。
嗟我唐家帝,同姓逝安适。
何年为兹游,千载但故迹。
骑鲸信缥缈,捉月讵昏惑。
得非厌尘羁,无乃达寄客。
翻然委之去,富贵何足惜。
杜陵平生友,梦寐频见忆。
白骨焉所求,青山亦岑寂。
相去嗟已远,令人心悲塞。
举酒欲酹之,帆去招不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未明:天还未亮。
- 发芜湖:从芜湖出发。
- 终饭:吃完饭。
- 采石:地名,今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石矶。
- 大江:指长江。
- 天同泻:形容江水汹涌,如同天空倾泻而下。
- 巨浪山与敌:巨浪高耸,仿佛与山峰相抗衡。
- 苍虬姿:形容松树苍劲有力,如同虬龙。
- 老铁色:形容崖壁颜色深沉,如同铁一般。
- 仙冢:指李白的墓。
- 长庚精:长庚星,即金星,传说李白是长庚星下凡。
- 大块息:指大地,意为李白死后归于大地。
- 开元中:指唐玄宗开元年间。
- 蒙帝泽:受到皇帝的恩泽。
- 御羹白瑶杯:皇帝赐予的羹汤和白玉杯。
- 宫砚青玉滴:宫中的砚台,青玉制成,滴水不漏。
- 恩荣日深重:受到的恩宠和荣耀日益增加。
- 意气何赫奕:意气风发,光彩照人。
- 酣歌泰华小:畅饮高歌,视泰山为小。
- 豪饮渤海窄:豪饮时,视渤海为狭窄。
- 宫中怒:指宫中对李白的怒气。
- 天上谪:被贬谪到天上,指李白的去世。
- 殷乱微子行:殷商末年,微子离开殷商。
- 楚昏屈平斥:楚国昏庸,屈原被斥。
- 同姓逝安适:与皇帝同姓的李白,死后何处安息。
- 骑鲸信缥缈:传说李白骑鲸升天,意为传说虚无缥缈。
- 捉月讵昏惑:捉月,指李白捉月而死的传说,讵,岂,昏惑,迷惑。
- 厌尘羁:厌倦尘世的束缚。
- 无乃达寄客:难道是为了寄托远方的客人。
- 杜陵平生友:指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
- 梦寐频见忆:梦中频繁相见,回忆往事。
- 白骨焉所求:白骨,指李白的遗骨,焉所求,何处寻求。
- 青山亦岑寂:青山,指李白的墓地,岑寂,寂静。
- 心悲塞:心中悲伤堵塞。
- 酹之:以酒浇地,表示祭奠。
- 帆去招不得:船已远去,无法召回。
翻译
天还未亮,我从芜湖出发,吃完饭后到达了采石。长江的水汹涌澎湃,仿佛天空倾泻而下,巨浪高耸,与山峰相抗衡。松树苍劲有力,如同虬龙,崖壁颜色深沉,如同铁一般。旁边有一座仙人的坟墓,据说是李白的墓。传说李白是长庚星下凡,死后归于大地。想起唐玄宗开元年间,李白受到皇帝的恩泽,赐予的羹汤和白玉杯,宫中的砚台,青玉制成,滴水不漏。受到的恩宠和荣耀日益增加,意气风发,光彩照人。畅饮高歌,视泰山为小,豪饮时,视渤海为狭窄。听说宫中对李白有怒气,于是他被贬谪到天上。殷商末年,微子离开殷商,楚国昏庸,屈原被斥。与皇帝同姓的李白,死后何处安息。传说李白骑鲸升天,捉月而死,这些传说虚无缥缈,难道是为了寄托远方的客人。杜甫是李白平生的好友,梦中频繁相见,回忆往事。李白的遗骨何处寻求,他的墓地青山寂静。相去已远,令人心中悲伤堵塞。我举起酒杯想要祭奠他,但船已远去,无法召回。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李白生平的回顾和对采石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李白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大江天同泻,巨浪山与敌”等句,以壮阔的景象映衬李白的豪放性格;“骑鲸信缥缈,捉月讵昏惑”等句,则通过传说表达对李白超凡脱俗的赞美。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展现了李白的传奇一生,也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