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驰传自青天,凭高忆往年。 阑干映水迥,埤堄与云连。 江合沅湘大,山侵楚蜀偏。 蜃郎通别井,龙女宅重渊。 日月鸿濛里,风沙浩荡前。 骊珠秋后冷,犀火夜深燃。 张乐犹疑奏,乘槎欲并仙。 登临停去骑,宠饯惜离筵。 地气南交接,天文北极悬。 赋惭王粲作,诗拟杜陵传。 渺渺衡阳雁,迢迢浪泊鸢。 早春回汉节,应得汎湖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驰传(chí chuán):迅速传达。
  • 青天:蓝天,比喻高空。
  • 阑干:栏杆。
  • (jiǒng):远。
  • 埤堄(pí nì):城墙上的矮墙。
  • 蜃郎:传说中的海市蜃楼中的仙人。
  • 龙女:传说中的龙宫中的仙女。
  • 鸿濛:古代传说中的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
  • 骊珠:传说中的宝珠,出自骊龙颔下。
  • 犀火:用犀牛角点燃的火,传说能照亮幽暗之处。
  • 张乐:演奏音乐。
  • 乘槎(chéng chá):乘坐竹筏或木筏。
  • 宠饯:盛情款待。
  • 离筵:离别时的宴席。
  • 渺渺:遥远的样子。
  • 衡阳雁:指南飞至衡阳的雁,衡阳有回雁峰,传说雁至此不再南飞。
  • 浪泊鸢:在波浪中飞翔的鸢鸟。
  • 汎湖船:泛舟湖上。

翻译

迅速传达自青天之上,凭高远望,回忆往年的景象。栏杆映照在水面上,显得格外遥远,城墙上的矮墙与云相连。江水汇聚了沅湘的壮阔,山势侵入了楚蜀的偏远。传说中的蜃郎通向别井,龙女居住在深渊之中。日月仿佛在混沌的宇宙中运行,风沙在浩荡的前方。秋后骊珠显得冷清,夜深时犀火点燃。演奏音乐似乎还在耳边,乘坐竹筏仿佛要与仙人并肩。在登临之际停下马匹,盛情款待离别时的宴席。地气与南方交接,天文上北极高悬。赋诗惭愧不如王粲之作,诗篇模仿杜甫流传。遥远的衡阳雁,迢迢飞翔的浪泊鸢。早春时节回汉节,应该能够泛舟湖上。

赏析

这首作品以登高远望为背景,融合了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神话传说,如蜃郎、龙女等,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江合沅湘、山侵楚蜀,展现了壮阔的自然风光。诗末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傅若金

元临江新喻人,初字汝砺,后改字与砺。少孤贫,刻励于学。工诗文。年甫三十,游京师,虞集、揭傒斯见其诗,皆大称赏之;公卿大夫,皆知其名。后以广州路教授卒。有《傅与砺诗文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