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达兼善御史赴河南宪佥十二韵

圣治尊儒术,贤才翼帝躬。 立朝防触豸,行路避乘骢。 复道河南去,先愁冀北空。 激扬元自任,出处岂谋同。 地绝看持节,天长惜转蓬。 绣衣今日把,尺素几时通。 别酒花开里,征帆木落中。 蓟门悬夜月,梁苑度秋风。 古县藤萝碧,霜林果蓏红。 咨询行每遍,閒暇赋能工。 白日明高岳,黄河绕故宫。 登临兴何限,题寄北飞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恭敬地送上。
  • 达兼善:人名,即达兼善御史。
  • 宪佥:古代官职名,指御史中丞。
  • 儒术:儒家学说。
  • 帝躬:皇帝的身体,代指皇帝。
  • 触豸: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能触不正之人,此处比喻直言进谏。
  • 乘骢:骑着青白色的马,指御史出行。
  • 冀北:地名,指河北北部。
  • 激扬:激励振奋。
  • 出处:指出仕与隐退。
  • 持节:古代使臣出使时所持的符节,代表身份和权力。
  • 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
  • 绣衣:指御史的官服。
  • 尺素:小幅的绢帛,常用来写信,此处指书信。
  • 征帆:远行的船帆。
  • 蓟门:地名,指北京。
  • 梁苑:地名,指河南开封。
  • 果蓏:瓜果的总称。
  • 咨询:询问,征求意见。
  • 赋能工:指有才能的人。
  • 高岳:高山。
  • 故宫:指古代的皇宫。
  • 北飞鸿:北飞的鸿雁,常用来比喻书信。

翻译

圣明的治理推崇儒家的学说,贤能的人才辅佐着皇帝。在朝廷中要小心直言进谏,出行时则要避开御史的威严。再次前往河南,首先忧虑河北北部的人才空缺。激励振奋自然是自己应尽的责任,而出仕与隐退岂能谋求相同。远离故土,手持节杖,天长地久,惋惜漂泊不定。今日手持绣衣,何时能通书信。别离的酒在花开之时,远行的帆在木叶落尽之中。蓟门的夜月高悬,梁苑的秋风度来。古老的县城藤萝依旧碧绿,霜降后的林中瓜果红艳。四处征求意见,行遍各地,闲暇之余,有才能的人也能施展才华。白日映照着高山,黄河环绕着故宫。登高望远的兴致无限,题诗寄给北飞的鸿雁。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达兼善御史赴河南任职的敬意与祝福,同时也抒发了对离别和远行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触豸”、“乘骢”等,展现了御史的威严与责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蓟门悬夜月”、“梁苑度秋风”,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体现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也透露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傅若金

元临江新喻人,初字汝砺,后改字与砺。少孤贫,刻励于学。工诗文。年甫三十,游京师,虞集、揭傒斯见其诗,皆大称赏之;公卿大夫,皆知其名。后以广州路教授卒。有《傅与砺诗文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