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临清舟中即席,次韩伯高见赠韵

草木无情,不问寒喧,开时便开。只黄花多事,偏怜隐逸,白头何补,愿避贤才。老友相逢,清谈绝倒,休校刘郎去后栽。尊中物,胜他年千里,漫寄寒梅。 神仙合住蓬莱。柰老母思儿忍不回。任耿庄槐老,休为痴梦,梅家酒熟,且浣愁怀。渭北江东,暮云春树,何日扁舟更此来。公知否,便连朝觞咏,能几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喧:指冷暖变化。
  • 黄花:指菊花,常用来象征隐逸或高洁。
  • 隐逸:指隐居不仕,远离世俗。
  • 白头:指年老。
  • 贤才:有才能的人。
  • 绝倒:非常佩服或笑得直不起腰。
  • 刘郎:指东汉时期的刘晨,传说他曾入山采药,遇仙女,后世常以此喻指仙缘或美好的邂逅。
  • 尊中物:指酒。
  • 蓬莱:神话中的仙岛,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 渭北江东:分别指渭水以北和长江以东的地区,泛指远方。
  • 暮云春树:比喻思念远方的亲友。
  • 扁舟:小船。
  • 觞咏:饮酒赋诗。

翻译

草木本无情,不管天气冷暖,到了时候便自然开放。只有菊花多事,偏爱隐逸之士,白发之年又有何补益,宁愿避开那些贤才。与老朋友相逢,畅谈至极,笑得直不起腰,不必计较刘郎离去后栽种的桃树。杯中的酒,胜过将来千里之外,随意寄去的寒梅。

神仙应该住在蓬莱仙岛。怎奈老母亲思念儿子,不忍心不回去。任凭耿庄的槐树老去,不再做痴梦,梅家的酒已经熟了,姑且借此消愁。渭北江东,暮云春树,何时才能再次乘舟来此。您知道吗,即使连续几天饮酒赋诗,又能有多少时光徘徊。

赏析

这首作品以草木无情开篇,借以抒发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词中通过对菊花、白头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年老无成的无奈。后文则转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和细腻感受。

许有壬

元汤阴人,字可用。许熙载子。善笔札,工辞章。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同知辽州事,禁胥隶扰民。冤狱虽有成案,皆为平反。至治间,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顺帝元统间,为中书参知政事。彻里帖木儿奏罢进士科,廷争甚苦而不能夺,遂称病不出。帝强起之,拜侍御史。廷议欲行劓刑,禁汉人、南人学蒙古、畏兀儿文字,皆争止之。顺帝至元间,以忌者太多,辞官。后仍为参知政事,不久,称病归。至正十五年,迁集贤大学士,改枢密副使,拜中书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