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次汤碧山清溪

木落霜清,水底见、金陵城郭。都莫问、南朝兴废,人生哀乐。载酒时时寻伴侣,倚阑处处皆楼阁。对溪云、试放醉时狂,浑如昨。 沙洲外,轻鸥落。风帘下,扁舟泊。更寒波摇漾,绿蓑青箬。为向九原江总道,繁华何似今凉薄。怕素衣、京洛染缁尘,从新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陵:今南京的古称。
  •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在南方建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 九原:指九泉之下,即阴间。
  • 江总:南朝陈的文学家,此处可能指代南朝的文人。
  • 素衣:白色的衣服,比喻清白。
  • 缁尘:黑色的尘土,比喻世俗的污染。

翻译

秋叶落尽,霜降清冷,水中倒映着金陵的城郭。不要问南朝的兴衰,也不要问人生的哀乐。我常常带着酒寻找伴侣,倚着栏杆,处处都是楼阁。对着溪云,试着放纵醉时的狂态,一切都仿佛昨日。

沙洲之外,轻盈的鸥鸟落下。风帘之下,小舟停泊。寒波轻轻摇漾,绿蓑衣,青箬笠。我想向九泉之下的江总问道,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凉薄相比,又是如何?我害怕京洛的尘土会染黑我的白衣,想要重新洗涤。

赏析

这首作品以秋日的清溪为背景,通过对金陵城郭、南朝兴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哀乐的思考。词中“载酒时时寻伴侣,倚阑处处皆楼阁”展现了作者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而“对溪云、试放醉时狂,浑如昨”则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结尾的“怕素衣、京洛染缁尘,从新濯”则体现了作者对世俗污染的忧虑和对清白生活的向往。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丰富,语言凝练,展现了元代词人的艺术风采。

许有壬

元汤阴人,字可用。许熙载子。善笔札,工辞章。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同知辽州事,禁胥隶扰民。冤狱虽有成案,皆为平反。至治间,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顺帝元统间,为中书参知政事。彻里帖木儿奏罢进士科,廷争甚苦而不能夺,遂称病不出。帝强起之,拜侍御史。廷议欲行劓刑,禁汉人、南人学蒙古、畏兀儿文字,皆争止之。顺帝至元间,以忌者太多,辞官。后仍为参知政事,不久,称病归。至正十五年,迁集贤大学士,改枢密副使,拜中书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