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乐,送征南掾史张毅赴京

· 张昱
我尝军中行,从知军中乐。高牙大纛启征途,风云随护中军幕。 千乘万骑指顾间,环而居之乃城郭。五更觱篥吹一声,旄头惊向天边落。 捷书日夜报天子,亲笔敕书加宠渥。刲羊宰牛饷壮士,万岁欢呼震山岳。 大旆悠扬锦万里,从伶窈窕花千萼。男儿堕地志四方,蓬矢桑弧为有托。 遭逢主圣得臣贤,风顺鸿毛易寥廓。只今诏檄登大府,鸷鸟之中瞻一鹗。 渭城且莫唱阳关,举杯为赋军中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牙大纛(dà dào):古代军队中的大旗。
  • 觱篥(bì lì):古代的一种军乐器,类似于号角。
  • 旄头:古代军旗上的装饰,常用来指代军旗。
  • 刲羊宰牛:宰杀羊和牛,指举行盛大的宴会。
  • 蓬矢桑弧:古代男子成年礼时所用的弓箭。
  • 鸿毛:比喻轻微的事物。
  • 寥廓:广阔无垠。
  • 鸷鸟:猛禽。
  • 一鹗:比喻杰出的人才。
  • 渭城: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
  • 阳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

翻译

我曾在军中行走,深知军中的乐趣。高大的旗帜引领着征途,风云似乎在守护着中军的帐幕。 千军万马在指尖间指挥,围绕着城郭形成防御。五更时分,觱篥一声吹响,旄头仿佛在天边惊落。 捷报日夜不停地报给天子,亲笔的敕书加上宠信。宰杀羊牛犒赏壮士,万岁的欢呼声震山岳。 大旗悠扬,锦绣万里,从军的乐师们如花千朵。男儿生来志在四方,蓬矢桑弧象征着有依托。 遇逢明主得到贤臣,风顺鸿毛轻易达到广阔天地。如今诏檄已登大府,如同鸷鸟中的杰出者。 渭城且莫唱起离别的阳关曲,举杯为赋军中的乐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军中的壮丽景象和战士们的豪情壮志。通过“高牙大纛”、“觱篥”、“旄头”等词语,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军队的威武气势。诗中“刲羊宰牛”、“万岁欢呼”等场景,展现了军中的盛大宴会和战士们的喜悦心情。最后,诗人以“渭城且莫唱阳关”表达了对军中生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男儿志在四方的豪情。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开阔,充满了对军旅生活的赞美和对壮志的颂扬。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