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詶福建陈判官见赠

潦倒声名拥肿材,一生多故苦邅回。 南宫旧籍遥相管,东洛闲门昼未开。 静对道流论药石,偶逢词客与琼瑰。 怪君近日文锋利,新向延平看剑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潦倒(liáo dǎo):形容失意、落魄。
  • 声名:名声、名誉。
  • 拥肿材:指身体肥胖或才能平庸。
  • 多故:多变故、多灾难。
  • 苦邅回(zhān huí):艰难困苦,徘徊不前。
  • 南宫:指科举考试的场所。
  • 旧籍:旧时的记录或名册。
  • 遥相管:远远地管理或关注。
  • 东洛:指洛阳,东都。
  • 闲门:指门庭冷落,无人问津。
  • 昼未开:白天门也未开,形容非常冷清。
  • 道流:道士。
  • 药石:药物和砭石,泛指治疗手段。
  • 词客:擅长写词的文人。
  • 琼瑰:美玉,比喻美好的诗文。
  • 文锋利:文笔犀利。
  • 延平:地名,这里指延平剑,传说中的宝剑。

翻译

我这一生,名声潦倒,身形肥胖,才华平庸,经历了许多变故和困苦,徘徊不前。 我的名字虽然还在南宫的旧籍上,但已远得无人问津。 东都洛阳的家门白天也紧闭不开,显得十分冷清。 我静静地与道士讨论医药之道,偶尔遇到文人墨客,便与之交流诗文。 奇怪的是,你最近的文章变得犀利起来,是不是新近去延平看了剑,受到了启发?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对陈判官的赠答之作,诗中自嘲地描述了自己的境遇和心态。诗人以“潦倒声名拥肿材”自况,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上的失意和生活的困顿。诗中“南宫旧籍遥相管,东洛闲门昼未开”描绘了诗人名存实亡的现状和门庭冷落的境况。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与道士、词客交往的清雅生活,以及对陈判官文笔变化的赞赏。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反映了诗人的自我认知,也体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