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章彝下第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 献赋温泉毕,无媒魏阙深。 黄莺啼就马,白日暗归林。 三十名未立,君还惜寸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渭桥:位于长安城北,是唐代重要的交通要道。
  • 献赋:向朝廷献上自己的文学作品,希望得到赏识。
  • 温泉:指唐代的温泉宫,皇帝常在此处理政务。
  • 无媒:没有得到有力人士的推荐。
  • 魏阙:古代宫门外的高台,常用以指代朝廷或官场。
  • 黄莺:一种鸟,此处形容春天的景象。
  • 就马:上马,准备离开。
  • 归林:回到林中,比喻隐退或归隐。
  • 寸阴:极短的时间,比喻时间的宝贵。

翻译

长安的渭桥路上,行客们带着离别的心情。 在温泉宫献上了自己的赋作,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 黄莺在啼叫,我已上马,太阳也渐渐隐没在树林之后。 三十岁了还未成名,你仍需珍惜每一寸光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士人离别长安时的复杂心情。诗中,“渭桥”、“温泉”、“魏阙”等词汇勾勒出了长安的繁华与士人的理想。然而,“无媒”、“归林”等词则透露出士人未得志的无奈与归隐的念头。最后,诗人以“三十名未立,君还惜寸阴”作结,既表达了对友人未成名时的同情,也寄寓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劝勉友人珍惜时间,继续努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世界。

綦毋潜

綦毋潜

綦毋潜(生卒年不详),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约开元十四年(约726年)前后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右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