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融上人兰若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若(rán ruò):寺庙,是“阿兰若”的简称,原意是森林,引申为“寂静处”、“空闲处”、“远离处”,躲避人间热闹处之地,有些房子可供修道者居住静修之用,或一人或数人。
  • 禅室:指僧人修行的地方。
  • 挂僧衣:指僧人不在,衣服挂在禅室中。
  • 溪鸟:指在山间溪流附近活动的鸟类。
  • 翠微:指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翻译

山头的禅室里挂着僧人的衣服,窗外空无一人,只有溪边的鸟儿在飞翔。黄昏时分,我正走在下山的路上,却忽然听到钟声从青翠的山间传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綦毋潜在山中寺庙的所见所感。诗中,“山头禅室挂僧衣”一句,既表现了寺庙的宁静,又暗示了僧人的离去,增添了一丝孤寂之感。“窗外无人溪鸟飞”则进一步以自然景物的动态来衬托出禅室的静谧。后两句“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诗人通过黄昏下山的场景和远处传来的钟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对禅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淡远的心境。

綦毋潜

綦毋潜

綦毋潜(生卒年不详),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约开元十四年(约726年)前后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右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