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仆射牛相公春日闲坐见怀

官曹崇重难频入,第宅清闲且独行。 阶蚁相逢如偶语,园蜂速去恐违程。 人于红药惟看色,莺到垂杨不惜声。 东洛池台怨抛掷,移文非久会应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官曹:官府。
  • 崇重:尊贵重要。
  • :频繁。
  • 第宅:住宅。
  • 清闲:安静闲适。
  • 阶蚁:台阶上的蚂蚁。
  • 偶语:相对私语。
  • 园蜂:花园中的蜜蜂。
  • 违程:耽误行程。
  • 红药:即芍药,一种观赏植物。
  • 惟看色:只关注其颜色。
  • :黄莺,一种鸟。
  • 垂杨:垂柳。
  • 不惜声:不吝啬鸣叫。
  • 东洛:指洛阳,东都。
  • 池台:池塘和亭台。
  • 怨抛掷:怨恨被抛弃。
  • 移文:指调动官职的文书。
  • 非久:不久。
  • 会应成:应该会实现。

翻译

官府尊贵重要,我难以频繁进入,只能在清闲的住宅中独自漫步。 台阶上的蚂蚁相遇,仿佛在私语,花园里的蜜蜂急忙飞去,恐怕耽误了行程。 人们对于红药只关注其艳丽的颜色,黄莺飞到垂柳上,不吝啬地鸣叫。 东都洛阳的池塘和亭台,怨恨被抛弃,我想调动官职的文书不久应该会实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闲坐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官府与住宅、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清闲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诗中“阶蚁相逢如偶语,园蜂速去恐违程”等句,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结尾处对东洛池台的怨恨,以及对未来调动官职的期待,透露出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