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夫见示浙西王侍御赠答诗因命同作

忆逐羊车凡几时,今来旧府统戎师。 象筵照室会词客,铜鼓临轩舞海夷。 百越酋豪称故吏,十洲风景助新诗。 秣陵从事何年别,一见琼章如素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羊车:古代宫中用羊牵引的小车,常用来比喻皇帝的宠幸。
  • 象筵:华丽的宴席。
  • 铜鼓:古代一种铜制的打击乐器,常用于宴会或军事。
  • 海夷:指海外的夷人,这里泛指边远地区的民族。
  • 百越:古代对南方各族的统称。
  • 酋豪:部落的首领。
  • 十洲:指传说中的仙境,这里用来形容风景优美的地方。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
  • 从事:古代官名,这里指任职。
  • 琼章:华美的诗文。
  • 素期:旧时的期望或约定。

翻译

回忆起追随皇帝的宠幸已经不知多少时日,如今我来到旧地统领军队。 华丽的宴席上聚集了众多词客,铜鼓声中,边远民族在宴会上起舞。 南方的部落首领自称是旧时的臣子,十洲般的美景为新诗增添了灵感。 在秣陵任职是何时分别的,一见到华美的诗文,便如同旧时的约定一般。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对马大夫展示的浙西王侍御赠答诗的回应。诗中,刘禹锡回忆了自己过去的经历,表达了对旧日时光的怀念。他描述了宴会上的盛况,以及边远民族的舞蹈,展现了当时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南方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旧友的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刘禹锡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