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才宿话

· 齐己
事转闻多事,心休话苦心。 相留明月寺,共忆白云岑。 藓壁残虫韵,霜轩倒竹阴。 开门又言别,谁竟慰尘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事转:事情转变。
  • 心休:心境平静。
  • 话苦心:谈论艰辛的心事。
  • 相留:相互留宿。
  • 明月寺:明亮的月光下的寺庙。
  • 白云岑:高耸入云的山峰。
  • 藓壁:长满苔藓的墙壁。
  • 残虫韵:残留的虫鸣声。
  • 霜轩:被霜覆盖的窗户。
  • 倒竹阴:竹影倒映。
  • 开门又言别:打开门后,又说要分别。
  • 谁竟慰尘襟:谁能最终安慰这尘世的忧愁。

翻译

事情转变,听闻了许多事,心境平静,不再谈论那些艰辛的心事。 我们相互留宿在明月照耀的寺庙,共同回忆那高耸入云的山峰。 长满苔藓的墙壁上残留着虫鸣的韵律,被霜覆盖的窗户下竹影倒映。 打开门后,又说要分别,谁能最终安慰这尘世的忧愁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夜晚留宿寺庙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超脱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诗中“明月寺”与“白云岑”形成对比,前者代表宁静的夜晚,后者象征高远的理想。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结尾的“开门又言别,谁竟慰尘襟”则透露出对离别和尘世忧愁的无奈,以及对心灵慰藉的渴望。

齐己

齐己

唐僧。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风度日改,声价益隆。尝住江陵之龙兴寺,署为僧正。后终于江陵。好吟咏,与郑谷酬唱,积以成编,号《白莲集》。又有《风骚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