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山咏

因卖丹砂下白云,鹿裘惟惹九衢尘。 不如将耳入山去,万是千非愁杀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砂:古代道家炼丹用的主要原料,也指炼丹。
  • 鹿裘:用鹿皮制成的衣服,常指隐士或道士的服饰。
  • 九衢:指繁华的街道。
  • 万是千非:形容是非多,烦恼多。

翻译

因为卖丹砂而离开了白云深处的隐居地,穿着鹿皮衣裳却沾染了繁华街道的尘埃。 不如带着耳朵回到山中去,那里没有纷扰的是非,只有宁静和自由,让人远离尘世的烦恼。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卖丹砂下白云”与“鹿裘惟惹九衢尘”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清静的隐居生活,后者则象征着尘世的繁华与喧嚣。后两句“不如将耳入山去,万是千非愁杀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是非之地,回归自然的心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郑遨

866—939字云叟,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人。避后唐明宗祖讳而以字行。唐末应进士试,两举不第,遂入少室山为道士。梁初李振劝其出仕,不诺。后居华山,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为友,世目为三高士。后唐明宗天成中召拜左拾遗,不赴。后晋高祖天福四年(939)以谏议大夫召,辞疾不起。乃赐号逍遥先生。新、旧《五代史》有传。有《拟峰集》2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7首及联句诗1首,除写日常生活外,亦有忧及时事、感叹民生之作。 ► 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