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二京:指长安和洛阳。
- 孤棹:孤舟。
- 巴徼:巴地的边远地区。
- 夜郎:古地名,位于今贵州省境内。
- 杜宇:传说中的古代蜀国国王,后化为杜鹃鸟。
- 渝泸:渝州(今重庆)和泸州。
- 霜霰:霜和雪珠。
- 灞陵: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灞水西岸。
翻译
曾在长安和洛阳的画中见过荔枝树,几株芳香的荔枝色彩各异。 如今孤舟来到了巴地的边远之外,一枝荔枝在烟雨中引起无尽的思念。 夜郎城近处弥漫着含香的瘴气,杜宇的巢穴低垂,夜风乍起。 渝州和泸州的霜雪稀薄,让人心碎,不愿让叶子像灞陵的红叶那样飘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荔枝树的深情回忆与现实感慨。诗中,“二京曾见画图中”一句,即展现了诗人对荔枝树的美好记忆,而“孤棹今来巴徼外”则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寂。后两句通过对夜郎城瘴气和杜宇巢穴的描绘,进一步以景生情,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结尾的“肠断渝泸霜霰薄,不教叶似灞陵红”更是以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不愿面对岁月无情、物是人非的悲凉心境。

郑谷
郑谷,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3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