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
淮海多夏雨,晓来天始晴。
萧条长风至,千里孤云生。
卑湿久喧浊,搴开偶虚清。
客游广陵郡,晚出临江城。
郊外绿杨阴,江中沙屿明。
归帆翳尽日,去棹闻遗声。
乡国殊渺漫,羁心目悬旌。
悠然京华意,怅望怀远程。
薄暮大山上,翩翩双鸟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淮海:指淮河流域和东海一带。
- 夏雨:夏季的雨。
- 萧条:形容景象凄凉。
- 长风:持续的风。
- 孤云:孤单的云朵。
- 卑湿:低洼潮湿。
- 搴开:揭开,这里指拨开云雾。
- 虚清:空旷而清新。
- 广陵郡:古代地名,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
- 临江城:靠近江边的城市。
- 沙屿:江中的沙洲。
- 归帆:归来的船帆。
- 去棹:离去的船桨。
- 遗声:留下的声音。
- 乡国:家乡。
- 渺漫:遥远而模糊。
- 羁心:旅人的心情。
- 悬旌:悬挂的旗帜,比喻心情不定。
- 京华:京城,这里指长安。
- 怅望:惆怅地望着。
- 远程:远方的路程。
- 薄暮:傍晚。
- 翩翩:形容鸟飞得轻盈。
- 双鸟:成对的鸟。
翻译
淮海地区夏季雨水多,今早天空终于放晴。凄凉的风不断吹来,千里之外孤云升起。低洼潮湿之地久久喧嚣混浊,偶尔拨开云雾,空气显得格外清新。我游历至广陵郡,傍晚时分来到江边的城市。郊外的绿杨树下阴凉,江中的沙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归来的船帆遮蔽了日光,离去的船桨传来隐约的声音。家乡显得遥远而模糊,旅人的心情如同悬挂的旗帜般不定。心中悠然想起京城的繁华,惆望远方,怀念那遥远的路程。傍晚时分,大山之上,一对轻盈的鸟儿正飞向远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禹锡在淮海地区的一次晚步所见所感。诗中,“淮海多夏雨”一句即点明了时节和地点,而“晓来天始晴”则引出了诗人出游的背景。诗人在描述自然景色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如“萧条长风至,千里孤云生”不仅描绘了景象的凄凉,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后文通过对归帆和去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