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挽歌三首

继体三才理,承颜九族亲。 禹功留海内,殷历付天伦。 调露曲常在,秋风词尚新。 本支方百代,先让棣华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继体:继承王位。
  • 三才:指天、地、人。
  • :治理。
  • 承颜:承欢,指孝顺父母。
  • 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九代人。
  • 禹功:指大禹治水的功绩。
  • 殷历:指殷商的历史。
  • 天伦:指自然的伦常关系。
  • 调露:古代乐曲名。
  • 本支:指家族的根本和分支。
  • 棣华:指兄弟和睦如花。

翻译

继承王位,治理天、地、人三才,孝顺九族亲人。 大禹的功绩留存于海内,殷商的历史传承于天伦。 调露曲常在耳边回响,秋风中的词句依旧新颖。 家族的根本和分支绵延百代,先让兄弟和睦如花般绽放。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文宗皇帝的敬仰和对其治理国家的赞美。诗中,“继体三才理,承颜九族亲”展现了皇帝的治国才能和孝顺美德。“禹功留海内,殷历付天伦”则通过历史典故,强调了皇帝的功绩和家族的传承。后两句以音乐和自然景象为喻,寓意皇帝的恩泽如秋风般清新,家族的和睦如棣华般美好。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皇帝的崇高敬意和对家族和睦的美好祝愿。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