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继体:继承王位。
- 三才:指天、地、人。
- 理:治理。
- 承颜:承欢,指孝顺父母。
- 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九代人。
- 禹功:指大禹治水的功绩。
- 殷历:指殷商的历史。
- 天伦:指自然的伦常关系。
- 调露:古代乐曲名。
- 本支:指家族的根本和分支。
- 棣华:指兄弟和睦如花。
翻译
继承王位,治理天、地、人三才,孝顺九族亲人。 大禹的功绩留存于海内,殷商的历史传承于天伦。 调露曲常在耳边回响,秋风中的词句依旧新颖。 家族的根本和分支绵延百代,先让兄弟和睦如花般绽放。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文宗皇帝的敬仰和对其治理国家的赞美。诗中,“继体三才理,承颜九族亲”展现了皇帝的治国才能和孝顺美德。“禹功留海内,殷历付天伦”则通过历史典故,强调了皇帝的功绩和家族的传承。后两句以音乐和自然景象为喻,寓意皇帝的恩泽如秋风般清新,家族的和睦如棣华般美好。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皇帝的崇高敬意和对家族和睦的美好祝愿。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刘禹锡的其他作品
- 《 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花下有游仙 》 —— [ 唐 ] 刘禹锡
- 《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重以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 —— [ 唐 ] 刘禹锡
- 《 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获方外之名因为诗以报洛中士君子兼见寄之什 》 —— [ 唐 ] 刘禹锡
- 《 和仆射牛相公以离阙庭七年班行亲故亡殁十无一人再睹龙颜喜庆虽极感叹风烛能不怆然因成四韵并示集贤中书二相公所和 》 —— [ 唐 ] 刘禹锡
- 《 华山歌 》 —— [ 唐 ] 刘禹锡
- 《 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因寄七言 》 —— [ 唐 ] 刘禹锡
- 《 海阳十咏 》 —— [ 唐 ] 刘禹锡
- 《 海阳十咏 》 —— [ 唐 ] 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