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三首

· 齐己
十五年前会虎溪,白莲斋后便来西。 干戈时变信虽绝,吴楚路长魂不迷。 黄叶喻曾同我悟,碧云情近与谁携。 春残相忆荆江岸,一只杜鹃头上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荆渚:指荆江,即长江在湖北境内的一段。
  • 感怀:感慨怀念。
  • 僧达禅弟:指诗人的僧侣朋友,达禅。
  • 虎溪:地名,可能在今江西省九江市附近。
  • 白莲斋:指佛教的斋堂或修行场所。
  • 干戈时变:指战乱时期。
  • 信虽绝:指音信断绝。
  • 吴楚:古代国名,这里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 黄叶喻:用黄叶比喻秋天的到来,这里可能指某种启示或领悟。
  • 碧云情:指高远的情感或志向。
  • 春残:春末。
  • 荆江:即长江在湖北的一段。
  • 杜鹃:鸟名,常在春天啼叫,声音凄切。

翻译

十五年前,我们曾在虎溪相会,白莲斋后你便西行。 战乱时期,虽然音信断绝,但你穿越吴楚的路途并未迷失。 黄叶落下,曾与我一同领悟,碧云般高远的情感,如今与谁共携? 春末时分,我在荆江岸边怀念,只听得一只杜鹃在头上凄切地啼叫。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和对战乱时期友人安危的关切。诗中通过“虎溪”、“白莲斋”等具体场景,勾勒出与僧侣朋友达禅的深厚情谊。后两句以“黄叶喻”和“碧云情”寓意深远的哲理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友情的深刻感悟。结尾的“春残相忆荆江岸,一只杜鹃头上啼”则以凄美的春景和杜鹃的啼声,加深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

齐己

齐己

唐僧。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风度日改,声价益隆。尝住江陵之龙兴寺,署为僧正。后终于江陵。好吟咏,与郑谷酬唱,积以成编,号《白莲集》。又有《风骚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