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木诗八首

有木香苒苒,山头生一蕟。 主人不知名,移种近轩闼。 爱其有芳味,因以调曲糵。 前后曾饮者,十人无一活。 岂徒悔封植,兼亦误采掇。 试问识药人,始知名野葛。 年深已滋蔓,刀斧不可伐。 何时猛风来,为我连根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苒苒(rǎn rǎn):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 蕟(fà):植物的芽。
  • 轩闼(xuān tà):指门廊或门厅。
  • 曲糵(qū niè):发酵的酒曲。
  • 封植:种植。
  • 采掇(cǎi duō):采摘。
  • 野葛:一种有毒的植物,其根和叶含有剧毒。
  • 滋蔓:蔓延生长。

翻译

有一种植物,香气浓郁,生长在山头,初露芽尖。 主人并不知道它的名字,便将其移植到近门的庭院。 因为喜欢它的芳香,就用它来调制酒曲。 曾经饮用过这种酒的人,十人中无一幸存。 这不仅仅是后悔种植它,也错误地采摘了它。 询问识药的人,才知道这是有名的野葛。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蔓延生长,连刀斧都难以砍伐。 何时能有大风来,将它连根拔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种不知名的植物——野葛,被误植并用于酿酒,导致多人中毒的故事,警示人们对于未知植物的谨慎态度。诗中,“有木香苒苒”描绘了植物的茂盛与芳香,而“主人不知名”则暗示了无知带来的危险。后文通过“十人无一活”的悲剧,强调了盲目使用未知植物的严重后果。结尾的“何时猛风来,为我连根拔”则表达了对于消除这种危险的迫切愿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潜在危险的深刻认识。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