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五首

汉日大将军,少为乞食子。 秦时故列侯,老作锄瓜士。 春华何炜晔,园中发桃李。 秋风忽萧条,堂上生荆杞。 深谷变为岸,桑田成海水。 势去未须悲,时来何足喜。 寄言荣枯者,反复殊未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炜晔(wěi yè):光辉灿烂的样子。
  • 荆杞(jīng qǐ):荆棘和枸杞,泛指野草。
  • 桑田:比喻世事变迁。

翻译

在汉朝,他是威名赫赫的大将军,年轻时却曾是乞讨为生的小子。 在秦朝,他是尊贵的列侯,晚年却成了田间劳作的农夫。 春天的花朵多么灿烂夺目,园中的桃李竞相开放。 秋风突然带来萧瑟,堂前长满了野草。 深谷变成了岸边,桑田化作了海水。 权势的失去不必悲伤,时运的到来也不值得过分欢喜。 我想对那些追求荣华富贵的人说,世事的反复变化是永无止境的。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兴衰变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荣枯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春华秋实、深谷变岸、桑田成海等自然景象,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白居易以冷静的笔触,劝诫人们对待权势和荣华应持平常心,因为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