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友五首

京师四方则,王化之本根。 长吏久于政,然后风教敦。 如何尹京者,迁次不逡巡。 请君屈指数,十年十五人。 科条日相矫,吏力亦已勤。 宽猛政不一,民心安得淳。 九州雍为首,群牧之所遵。 天下率如此,何以安吾民。 谁能变此法,待君赞弥纶。 慎择循良吏,令其长子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京师:京城。
  • 王化:指帝王的教化。
  • 本根:根本。
  • 长吏:指高级官员。
  • 风教:风俗教化。
  • :淳厚。
  • 尹京:指在京城担任官职。
  • 迁次:指官员的升迁。
  • 逡巡:迟疑不前。
  • 科条:法律条文。
  • :纠正。
  • 宽猛:指政策宽严不一。
  • :淳朴。
  • 九州:指中国。
  • :和谐。
  • 群牧:指各地的官员。
  • 赞弥纶:辅佐治理。
  • 循良吏:遵循正道的良吏。
  • 长子孙:指让子孙长期担任官职。

翻译

京城是四方的楷模,帝王的教化是其根本。高级官员长期执政,风俗教化才能淳厚。为何在京城任职的官员,升迁总是迟疑不决。请你屈指算一算,十年间有十五人变动。法律条文日日纠正,官员们也已勤勉。政策宽严不一,民心怎能淳朴。中国以和谐为首,各地官员都应遵循。天下都是这样,如何让我们的民众安心。谁能改变这种法律,等待你辅佐治理。谨慎选择遵循正道的良吏,让他们长期担任官职。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当时政治状况的深刻反思。他指出京城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应当是教化的典范,但实际上官员的频繁变动和不稳定的政策导致了民心的不安。白居易呼吁应当有稳定的政策和良吏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民心的淳朴。诗中透露出对政治稳定和官员素质的重视,体现了白居易对于国家和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