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

家贫亲爱散,身病交游罢。 眼前无一人,独掩村斋卧。 冷落灯火闇,离披帘幕破。 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 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 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 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 如此来四年,一千三百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家贫亲爱散:家中贫穷,亲人关爱也散去。
  • 身病交游罢:身体生病,朋友交往也停止了。
  • 独掩村斋卧:独自关闭在乡村的小屋中躺着。
  • 冷落灯火闇:冷清的灯光昏暗。
  • 离披帘幕破:破碎的帘幕随风飘动。
  • 策策窗户前:在窗户前徘徊。
  • 又闻新雪下:又听到新雪落下的声音。
  • 长年渐省睡:长时间逐渐减少睡眠。
  • 夜半起端坐:半夜起来端坐。
  • 不学坐忘心:不学习坐禅忘我的心境。
  • 寂莫安可过:寂寞如何度过。
  • 兀然身寄世:孤独地身处于世间。
  • 浩然心委化:心境广阔,任其自然变化。
  • 如此来四年:这样已经过了四年。
  • 一千三百夜:共计一千三百个夜晚。

翻译

家中贫穷,亲人关爱也散去,身体生病,朋友交往也停止了。眼前没有一个亲近的人,我独自关闭在乡村的小屋中躺着。冷清的灯光昏暗,破碎的帘幕随风飘动。我在窗户前徘徊,又听到新雪落下的声音。长时间逐渐减少睡眠,半夜起来端坐。我不学习坐禅忘我的心境,寂寞如何度过。孤独地身处于世间,心境广阔,任其自然变化。这样已经过了四年,共计一千三百个夜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在冬夜中的孤独与寂寞。通过“家贫亲爱散”、“身病交游罢”等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困境。诗中的“冷落灯火闇”、“离披帘幕破”进一步以具象的景象渲染了这种孤寂的氛围。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夜半起端坐”、“不学坐忘心”等句,展现了自己在寂寞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但最终仍感到“寂莫安可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