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三首

种田意已决,决意复何如。 卖马买犊使,徒步归田庐。 迎春治耒耜,候雨辟菑畬。 策杖田头立,躬亲课仆夫。 吾闻老农言,为稼慎在初。 所施不卤莽,其报必有馀。 上求奉王税,下望备家储。 安得放慵惰,拱手而曳裾。 学农未为鄙,亲友勿笑余。 更待明年后,自拟执犁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耒耜(lěi sì):古代的一种农具,类似于犁。
  • 菑畬(zī yú):开垦一年的田地叫菑,开垦两年的田地叫畬。这里泛指耕作。
  • 卤莽(lǔ mǎng):粗鲁,这里指粗心大意。
  • 曳裾(yè jū):拖着长袍的下摆,形容懒散的样子。

翻译

我已经决定要种田,这个决定又该如何呢?卖掉马匹,买来小牛,步行回到我的田舍。迎接春天,修理农具,等待雨水来耕作。拄着拐杖站在田头,亲自监督仆人劳作。我听老农说,种植庄稼最重要的是开始要谨慎。如果开始时不粗心大意,那么收获必定会有余。上要缴纳王税,下要储备家中的粮食。怎能放纵懒惰,懒洋洋地拖着长袍呢?学习农活并不卑微,亲友们不要笑我。等到明年之后,我自己也要拿起犁和锄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农耕劳作的尊重。诗中,他通过卖马买犊、修理农具、亲自监督农活等具体行动,展现了他对农耕生活的认真态度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他强调了开始时的谨慎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未来自耕自种的期待。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赞美。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