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中列远岫

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 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 万点当虚室,千重叠远空。 列檐攒秀气,缘隙助清风。 碧爱新晴后,明宜反照中。 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列远岫(liè yuǎn xiù):排列的远山。
  • 窈窕(yǎo tiǎo):形容山峰深远曲折。
  • 朦胧(méng lóng):模糊不清的样子。
  • (cuán):聚集。
  • 缘隙:沿着缝隙。
  • 反照:反射的光线。

翻译

天空静谧,秋山景色宜人,清晨打开窗户,翠绿的山色扑面而来。 远远地欣赏那深远曲折的山峰,它们并不被竹林的朦胧所遮挡。 无数的峰峦映照在空旷的室内,重重叠叠地映衬在远方的天空中。 排列的屋檐聚集着秀美的气息,沿着缝隙吹来的清风更加清新。 新晴之后,碧绿的山色更加可爱,明亮的光线在反射中显得格外宜人。 宣城郡的斋房就在这里,远望的景色与古时候无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清晨,从窗户远望山景的宁静与美丽。诗人通过对“天静秋山好”和“窗开晓翠通”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画卷。诗中“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巧妙地将远山的深远与竹林的朦胧相结合,增添了诗意的层次感。结尾的“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同”则表达了对古时景致的怀念与对自然永恒之美的赞叹。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宁静安详的心境。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