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凤楼晚望

晴阳晚照湿烟销,五凤楼高天泬寥。 野绿全经朝雨洗,林红半被暮云烧。 龙门翠黛眉相对,伊水黄金线一条。 自入秋来风景好,就中最好是今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凤楼:古代宫殿建筑,此处指高耸壮丽的楼阁。
  • 泬寥(xuè liáo):空旷清朗的样子。
  • 龙门:地名,位于洛阳,以风景秀丽著称。
  • 翠黛:古代女子用以画眉的青黑色颜料,此处比喻山色青翠。
  • 伊水:河流名,流经洛阳,此处形容其水色金黄如线。

翻译

夕阳晚照,湿烟消散,五凤楼高高耸立,天空显得格外空旷清朗。 野外的绿色完全被早晨的雨水洗净,林中的红色半数被傍晚的云霞映照得如同燃烧。 龙门的山色青翠如眉,与五凤楼相对,伊水的水色金黄,宛如一条金线。 自从秋天到来,风景一直很美,但最美的是今天的景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傍晚的壮丽景色,通过“晴阳晚照”、“野绿全经朝雨洗”、“林红半被暮云烧”等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美丽。诗中“五凤楼高天泬寥”一句,既表现了楼的高耸,也暗示了天空的辽阔。后两句通过对龙门山色和伊水水色的比喻,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和层次感。结尾“自入秋来风景好,就中最好是今朝”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当前景色的极度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捕捉和深厚情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