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香炉峰顶

迢迢香炉峰,心存耳目想。 终年牵物役,今日方一往。 攀萝蹋危石,手足劳俛仰。 同游三四人,两人不敢上。 上到峰之顶,目眩神恍恍。 高低有万寻,阔狭无数丈。 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 江水细如绳,湓城小于掌。 纷吾何屑屑,未能脱尘鞅。 归去思自嗟,低头入蚁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迢迢(tiáo tiáo):遥远的样子。
  • 物役:指世俗的事务和束缚。
  • 攀萝:攀爬藤蔓。
  • 俛仰(fǔ yǎng):俯仰,指上下移动。
  • 恍恍:模糊不清的样子。
  • 万寻:极言其高。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 湓城:指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称。
  • 屑屑:琐碎,微不足道。
  • 尘鞅:尘世的束缚。
  • 蚁壤:比喻尘世间的狭小和卑微。

翻译

遥远的香炉峰,心中一直存有向往。 整年被世俗事务牵绊,今天才得以一游。 攀爬藤蔓,踏过险石,手脚都感到疲惫。 同行的有三四人,其中两人不敢继续攀登。 登上峰顶,眼前景象令人目眩神迷。 高高低低有万丈之高,宽宽窄窄无数丈之远。 如果不尽览这视听的边界,怎能认识宇宙的广阔。 江水细如绳索,湓城小如手掌。 我为何如此琐碎,未能摆脱尘世的束缚。 归去后深思自叹,低头进入那如蚁穴般狭小的尘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登上香炉峰顶的所见所感。诗中,“迢迢香炉峰”开篇即展现了香炉峰的遥远与神秘,而“终年牵物役,今日方一往”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攀登过程中的艰辛与登上峰顶后的震撼对比鲜明,尤其是“高低有万寻,阔狭无数丈”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峰的高大与广阔,展现了宇宙的壮丽。最后,诗人感叹自己未能摆脱尘世的束缚,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