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寝

何处春暄来?微和生血气。气熏肌骨畅,东窗一昏睡。 是时正月晦,假日无公事。烂熳不能休,自午将及未。 缅思少健日,甘寝常自恣。一从衰疾来,枕上无此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暄(chūn xuān):春天的温暖。
  • 微和:微小的和暖。
  • 血气:指人的生命力和活力。
  • 气熏:气息温暖。
  • 肌骨:肌肉和骨骼。
  • 昏睡:沉睡。
  • 正月晦:正月的最后一天。
  • 假日:休息日。
  • 公事:公务。
  • 烂熳:放纵,无拘无束。
  • 自午将及未:从中午到下午三点左右。
  • 缅思:回忆,缅怀。
  • 少健日:年轻力壮的日子。
  • 甘寝:甜美的睡眠。
  • 自恣:自由自在。
  • 衰疾:衰老和疾病。
  • 枕上:指睡眠中。

翻译

春天的温暖从何而来?微小的和暖让人的血气焕发。温暖的气息让肌肉和骨骼感到舒畅,我在东窗下沉沉睡去。这时是正月的最后一天,是休息日,没有公务要处理。我放纵自己,从中午一直睡到下午三点左右。回忆起年轻力壮的日子,那时我常常自由自在地享受甜美的睡眠。自从衰老和疾病来临,我在睡眠中再也找不到那种滋味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带来的温暖和生机,以及它对诗人身心状态的影响。白居易通过对比年轻时的自由与现在的衰老,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气熏肌骨畅”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温暖气息带来的舒适感,而“缅思少健日”则透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