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

旦暮两蔬食,日中一闲眠。 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 心不择时适,足不拣地安。 穷通与远近,一贯无两端。 常见今之人,其心或不然。 在劳则念息,处静已思喧。 如是用身心,无乃自伤残。 坐输忧恼便,安得形神全。 吾有二道友,蔼蔼崔与钱。 同飞青云路,独堕黄泥泉。 岁暮物万变,故情何不迁? 应为平生心,与我同一源。 帝乡远于日,美人高在天。 谁谓万里别,常若在目前。 泥泉乐者鱼,云路游者鸾。 勿言云泥异,同在逍遥间。 因君问心地,书后偶成篇。 慎勿说向人,人多笑此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旦暮(dàn mù):早晚。
  • 蔬食(shū shí):素食。
  • 穷通:境遇的好坏。
  • 一贯:始终如一。
  • 两端:两个极端。
  • 穷通:境遇的好坏。
  • 一贯:始终如一。
  • 两端:两个极端。
  • 帝乡:指京城。
  • 云路:比喻高位。
  • 黄泥泉:比喻低下的境遇。
  • (luán):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的鸟。

翻译

早晚两顿素食,日中一次闲眠。 这样就是过了一天,如此已经三年。 心不择时适,足不拣地安。 穷通与远近,始终如一,没有两个极端。 常见今之人,其心或不然。 在劳则念息,处静已思喧。 如是用身心,无乃自伤残。 坐输忧恼便,安得形神全。 我有两位道友,崔与钱,和蔼可亲。 同飞青云路,独我堕入黄泥泉。 岁暮物万变,故情何不迁? 应为平生心,与我同一源。 京城远于日,美人高在天。 谁谓万里别,常若在目前。 泥泉乐者鱼,云路游者鸾。 勿言云泥异,同在逍遥间。 因君问心地,书后偶成篇。 慎勿说向人,人多笑此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他通过对比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常人的不同,强调了内心的自在与满足。诗中,“旦暮两蔬食,日中一闲眠”描绘了他简单的生活状态,而“心不择时适,足不拣地安”则体现了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白居易通过“穷通与远近,一贯无两端”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淡然看法,认为无论境遇如何变化,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是始终不变的。诗的最后,他提到自己的两位道友,虽然境遇不同,但都追求内心的逍遥自在,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精神追求的共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