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下车:指官员到任。
- 龚黄:指龚遂和黄霸,两位都是汉代著名的清官。
- 课:考核。
- 鲍谢:指鲍照和谢朓,两位都是南朝著名的诗人。
- 江郡:指江州,即今江西省九江市。
- 杜母:指杜预,晋代名臣,因其政绩被江州百姓尊称为“杜母”。
- 洛城:指洛阳,唐代东都。
- 车公:指车胤,晋代名臣,因其政绩被洛阳百姓尊称为“车公”。
- 笛愁:指笛声中透露出的忧愁。
- 簟冷:指竹席带来的凉意。
- 薤叶:一种植物,此处指其叶子的形状。
- 不道:不知道。
-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翻译
你一到任就忙于处理政事,像龚遂和黄霸那样勤勉考核,动笔写诗则传扬着鲍照和谢朓的风范。江州百姓歌颂你的功德,如同尊称杜预为“杜母”,在洛阳的欢聚中,我回忆起车胤被尊称为“车公”的情景。笛声在春尽的梅花中透露出忧愁,竹席在秋生的薤叶中带来凉意。我不知道蕲州的歌酒是否稀少,但我知道你这样的使君难以找到可以媲美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写给李蕲州的赠诗,通过对比历史上的清官和诗人,赞美了李蕲州的政绩和诗才。诗中“下车书奏龚黄课,动笔诗传鲍谢风”展现了李蕲州勤政爱民和文采飞扬的形象。后两句通过江州和洛阳的对比,表达了对李蕲州的敬仰和对其政绩的认可。结尾的“不道蕲州歌酒少,使君难称与谁同”则带有一定的调侃意味,同时也表达了对李蕲州的独特评价和对其难以找到同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白居易对历史人物的熟悉,也体现了他对当代人物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