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乐游园望

独上乐游园,四望天日曛。 东北何霭霭,宫阙入烟云。 爱此高处立,忽如遗垢氛。 耳目暂清旷,怀抱郁不伸。 下视十二街,绿树间红尘。 车马徒满眼,不见心所亲。 孔生死洛阳,元九谪荆门。 可怜南北路,高盖者何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乐游园:又名乐游原、乐游苑,在长安东南郊,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的地方。
  • 曛(xūn):日落时的余光。
  • 霭霭(ǎi ǎi):云雾密集的样子。

翻译

独自登上乐游园,四面眺望天空太阳已快落山。东北方向为何云雾那样浓密,宫殿楼阁都融入到烟云之中。喜爱在这里高处站立,忽然如同抛弃了尘垢和浊气。耳目暂时变得清爽开阔,胸怀却还是郁闷不能舒展。向下看那十二条街道,绿树之间夹杂着世俗的尘埃。满眼都是来往的车马,看不见心中所亲近的人。孔夫子死在洛阳,元稹被贬到荆门。可怜那南北的道路上,高车华盖的是什么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上乐游园所见的景象,抒发了内心复杂的情感。诗中先是描写了乐游园四周的景色,如日暮、烟云等,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接着提到自己虽站在高处暂时摆脱了尘世纷扰,但内心的愁闷依然无法排解。然后由景及人,想到已经逝去的孔夫子和被贬的元稹,凸显出人生的无常和孤独。最后对路上那些显贵之人的感叹,更深化了对社会现实的思索。整首诗情景交融,在景的描绘中寄托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与感慨。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