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诗寄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滪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川:唐代地名,今四川一带。
  • 梓州:唐代地名,今四川省三台县。
  • 九江: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 三峡:指长江三峡,即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 潇湘:指湖南一带,潇水和湘水流经的地区。
  • 瘴雾: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古人认为是瘴疠的病源。
  • 滟滪:即滟滪堆,长江三峡中的一块巨石,位于瞿塘峡口,是航行的险要之地。
  • 泊舟:停船靠岸。

翻译

早晨收到了来自东川的消息,想要在初春时从梓州出发。 书信告知我九江的消息暂时让我欢喜,但想到路经三峡又不禁忧愁。 在潇湘之地,瘴雾弥漫,只愿你多加餐饭保重身体,面对滟滪堆的惊涛骇浪,希望你能稳稳地停船靠岸。 想要寄去两行迎接你的泪水,但长江水却不肯向西流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关怀和不舍之情。诗中,“东川信”和“梓州”点明了消息的来源和出发地,而“九江”和“三峡”则描绘了旅途的艰险。通过“潇湘瘴雾”和“滟滪惊波”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亲友旅途安全的担忧。结尾的“长江不肯向西流”巧妙地以自然景象比喻了诗人无法改变的离别之情,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典型风格。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