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湖州崔十八使君书喜与杭越邻郡因成长句代贺兼寄微之
三郡何因此结缘,贞元科第忝同年。
故情欢喜开书后,旧事思量在眼前。
越国封疆吞碧海,杭城楼閤入青烟。
吴兴卑小君应屈,为是蓬莱最后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贞元科第:指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的科举考试。
- 忝:谦辞,表示自己有愧于某事。
- 同年:指同一年考中科举的人。
- 封疆:指国家的边疆。
- 楼閤:高楼。
- 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的古称。
-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比喻高洁或隐逸的地方。
翻译
我们三郡如何结下这份缘分,是因为在贞元年间科举考试中,我有幸与你同年中举。收到你的书信后,我心中充满了欢喜,旧日的往事在眼前一一浮现。越国的疆域广阔,似乎能吞没碧海,而杭州的城楼高耸入云,仿佛融入了青烟之中。吴兴虽然地势低小,你应当屈尊于此,但你是那蓬莱仙山中的最后一位仙人。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白居易对同年好友崔十八使君的深厚情谊及对其任职湖州的祝贺。诗中,“贞元科第忝同年”一句,既显示了两人共同的科举背景,也体现了白居易的谦逊。后文通过对越国和杭州的描绘,展现了广阔的视野和高远的意境,而“吴兴卑小君应屈”则巧妙地以地域之小来衬托崔十八使君的高洁与不凡,最后以“蓬莱最后仙”作结,既赞美了友人的超凡脱俗,也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