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赠李鍊师见招

几年司谏直承明,今日求真礼上清。 曾犯龙鳞容不死,欲骑鹤背觅长生。 刘纲有妇仙同得,伯道无儿累更轻。 若许移家相近住,便驱鸡犬上层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司谏:古代官名,负责谏诤皇帝的过失。
  • 直承明:直接侍奉皇帝,指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
  • 求真:寻求真理或道家的真谛。
  • 礼上清:进行道教的修炼或仪式。
  • 龙鳞:比喻皇帝的威严。
  • 骑鹤背:骑在仙鹤背上,象征成仙。
  • 觅长生:寻求长生不老。
  • 刘纲:人名,可能是指与诗人有共同追求的朋友。
  • 伯道:人名,可能是指另一位朋友或同道。
  • 移家:搬家。
  • 层城:指仙境或高耸的城池,比喻仙人的居所。

翻译

几年担任司谏,直接侍奉皇帝,今日我寻求真理,进行道教的修炼。曾经触犯皇帝的威严而幸存,现在我渴望骑着仙鹤去寻找长生不老。刘纲和他的妻子一同成仙,伯道没有儿子,负担更轻。如果允许我搬家与你相近居住,我愿意驱赶鸡犬,一同登上那仙境般的城池。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友人李鍊师的回应,表达了他对道教修炼和长生不老的向往。诗中,白居易回顾了自己在朝廷的生涯,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他通过“骑鹤背觅长生”的意象,展现了对仙境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中的“刘纲有妇仙同得,伯道无儿累更轻”反映了诗人对友情和家庭的不同看法,以及对轻装上阵追求仙道的向往。最后,诗人提出与友人相近居住的愿望,表达了对共同追求仙道生活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白居易晚年的道教情怀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