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三十韵

南雨来多滞,东风动即狂。 月行离毕急,龙走召云忙。 鬼转雷车响,蛇腾电策光。 浸淫天似漏,沮洳地成疮。 惨淡阴烟白,空濛宿雾黄。 闇遮千里目,闷结九回肠。 寂寞羁臣馆,深沈思妇房。 镜昏鸾灭影,衣润麝消香。 兰湿难纫佩,花凋易落妆。 沾黄莺翅重,滋绿草心长。 紫陌皆泥泞,黄污共淼茫。 恐霖成怪沴,望霁剧祯祥。 楚柳腰肢亸,湘筠涕泪滂。 昼昏疑是夜,阴盛胜于阳。 居士巾皆垫,行人盖尽张。 跳蛙还屡出,移蚁欲深藏。 端坐交游废,闲行去步妨。 愁生垂白叟,恼杀蹋青娘。 变海常须虑,为鱼慎勿忘。 此时方共惧,何处可相将? 已望东溟祷,仍封北户禳。 却思逢旱魃,谁喜见商羊。 预怕为蚕病,先忧作麦伤。 惠应施浃洽,政岂假揄扬。 祀典修咸秩,农书振满床。 丹诚期恳苦,白日会昭彰。 赈廪赒饥户,苫城备坏墙。 且当营岁事,宁暇惜年芳。 德胜令灾弭,人安在吏良。 尚书心若此,不枉系金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离毕:指月亮靠近毕宿,毕宿是二十八宿之一,位于西方白虎七宿中。
  • 召云:召唤云彩,这里指云彩聚集。
  • 浸淫:逐渐渗透,这里形容雨水过多。
  • 沮洳:低湿之地。
  • 闇遮:暗中遮蔽。
  • 九回肠:形容极度忧愁。
  • 纫佩:系佩,这里指兰花难以系佩。
  • 淼茫:形容水面广阔无边。
  • 祯祥:吉祥的征兆。
  • :下垂的样子。
  • 湘筠:湘妃竹,这里指竹子。
  • 蹋青娘:指踏青的女子。
  • 旱魃:传说中的旱神。
  • 商羊:传说中的水神。
  • 浃洽:普遍施与。
  • 苫城:用草席覆盖城墙,以防雨水。
  • 赈廪:发放粮食救济。
  • 赒饥户:救济饥饿的家庭。
  • 系金章:指官职。

翻译

南方的雨来得频繁而滞留,东风一吹就变得狂暴。月亮匆匆经过毕宿,龙召唤云彩忙碌。鬼怪推动雷车发出响声,蛇在电光中腾跃。雨水逐渐渗透,天空仿佛漏了一样,低湿的土地像受了伤。阴暗的烟雾白色,空旷中宿存的雾黄色。暗中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忧愁纠结在心中。寂寞的羁臣馆舍,深沉的思妇房间。镜中昏暗,鸾鸟的影子消失,衣服湿润,麝香消散。兰花湿润难以系佩,花朵凋谢容易落妆。黄莺的翅膀沾满雨水,绿草的心思变得长久。紫色的道路上全是泥泞,黄色的污泥共存于广阔的水面。担心雨水过多形成灾害,希望雨过天晴带来吉祥。楚地的柳树枝条下垂,湘妃竹泪如雨下。白天昏暗像是夜晚,阴气盛过阳气。居士的头巾都湿了,行人的伞都张开。跳跃的青蛙还时常出现,迁移的蚂蚁想要深藏。端坐时交游废弃,闲行时去步受阻。白发老人愁生,踏青的女子烦恼至极。变幻的海常常需要忧虑,为鱼儿谨慎不要忘记。此时大家都在恐惧,哪里可以去相聚?已经向东海祈祷,还在北门设坛祈福。却想到遇到旱神,谁会喜欢见到水神。预先担心蚕病,先忧虑麦子受伤。恩惠应该普遍施与,政策岂能假借赞扬。祭祀的典礼按秩序进行,农书堆满了床。赤诚的心期待着艰苦,白日会昭彰。发放粮食救济饥饿的家庭,用草席覆盖城墙以防雨水。且当经营岁末的事务,无暇珍惜年华。德行胜过灾难消除,人民安乐在于官吏的良善。尚书的心思如此,不枉为官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连绵、天气多变的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生活不便和人们的忧虑。白居易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展现了雨季的压抑和人们的期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月行离毕急”、“龙走召云忙”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关切和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