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裴常侍以优礼见待又蒙赠诗辄叙鄙诚用伸感谢

一从簪笏事金貂,每借温颜放折腰。 长觉身轻离泥滓,忽惊手重捧琼瑶。 马因回顾虽增价,桐遇知音已半焦。 他日秉钧如见念,壮心直气未全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簪笏(zān hù):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戴的冠饰和手持的笏板,这里指官员的身份。
  • 金貂:古代高级官员的冠饰,这里代指高官显贵。
  • 温颜:温和的面容,这里指裴常侍的和蔼态度。
  • 折腰:弯腰行礼,这里指屈尊降贵的态度。
  • 泥滓(ní zǐ):泥土和渣滓,比喻卑微的地位。
  • 琼瑶:美玉,比喻珍贵的礼物或美好的事物。
  • 马因回顾:比喻因得到赏识而身价倍增。
  • 桐遇知音:比喻遇到懂得欣赏自己的人。
  • 秉钧:执掌大权,这里指裴常侍的权势。
  • 壮心直气:豪迈的心志和刚直的性格。

翻译

自从我戴上官帽,侍奉高官显贵,常常因为裴常侍的和蔼态度而感到自己不必过分屈尊。我常常觉得自己从卑微的地位中解脱出来,突然间又因为收到珍贵的礼物而感到手上的重量。就像马儿因为回头看而增加了价值,我像半焦的桐树遇到了知音。将来如果裴常侍执掌大权时还能记得我,我的豪迈心志和刚直性格并未完全消失。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江西裴常侍的感谢之作。诗中,白居易表达了自己对裴常侍优待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不屈不挠、豪迈刚直的性格。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如“马因回顾”和“桐遇知音”,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因得到赏识而感到的喜悦和自豪。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白居易的诗歌才华和人格魅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