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意

不争荣耀任沈沦,日与时疏共道亲。 北省朋僚音信断,东林长老往还频。 病停夜食闲如社,慵拥朝裘暖似春。 渐老溅谙闲气味,终身不拟作忙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沈沦:沉没,指不显露。
  • 北省:指京城,唐代中央政府所在地。
  • 朋僚:朋友和同事。
  • 东林:指佛教寺庙,这里特指白居易常去的东林寺。
  • 长老:对年高德劭的僧人的尊称。
  • 往还频:往来频繁。
  • :懒散。
  • :皮衣。
  • 溅谙:逐渐熟悉。
  • 气味:这里指生活的情趣和感受。

翻译

不争荣耀,任由自己默默无闻,日子与时光疏远,却与道义亲近。 京城的朋友和同事音信全无,而与东林寺的长老往来频繁。 因病停食,夜晚闲适如社日,懒散地裹着朝服,温暖如春。 渐渐老了,逐渐熟悉了闲适的生活情趣,终身不打算做个忙碌的人。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白居易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中,“不争荣耀任沈沦”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名利的态度,而“北省朋僚音信断,东林长老往还频”则对比了世俗与宗教生活的不同,突出了诗人对精神寄托的追求。后两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享受,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