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自从委顺任浮沈,渐觉年多功用深。 面上减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妻儿不问唯耽酒,冠盖皆慵只抱琴。 长笑灵均不知命,江蓠丛畔苦悲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委顺:顺应自然,听任命运。
  • 浮沈:即浮沉,指人生的起伏变化。
  • 功用:指修行或修养的效果。
  • 减除:减少,消除。
  • 是非心:对是非的执着和计较。
  • 耽酒:沉溺于饮酒。
  • 冠盖:指官帽和车盖,代指官职和权势。
  • :懒散,不积极。
  • 灵均:指屈原,他的字是灵均。
  • 江蓠:一种水生植物,屈原在《离骚》中常用以自喻。
  • 悲吟:悲伤地吟咏。

翻译

自从我顺应自然,任由命运起伏, 渐渐感觉到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的修行效果越来越深。 脸上的忧喜之色逐渐减少,心中的对是非的执着也消散无踪。 妻子和儿女不过问我的事,我只沉溺于饮酒, 对于官职和权势我已懒得追求,只抱着我的琴。 我常常笑屈原不懂得命运, 他在江蓠丛中悲伤地吟咏,却不知命运的安排。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超脱态度。他通过“委顺任浮沈”来表达顺应自然、不强求的人生态度,通过“面上减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来描绘自己内心的平静与超然。诗中的“妻儿不问唯耽酒,冠盖皆慵只抱琴”进一步展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最后,通过对屈原的评价,白居易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理解,认为屈原虽有才华却未能顺应时势,从而陷入悲吟之中。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白居易晚年的超脱与智慧。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