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

逐胜移朝宴,留欢放晚衙。 宾寮多谢客,骑从半吴娃。 到处销春景,归时及月华。 城阴一道直,烛焰两行斜。 东吹先催柳,南霜不杀花。 皋桥夜沽酒,灯火是谁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逐胜:追求胜景。
  • 朝宴:早晨的宴会。
  • 晚衙:晚上的官府办公。
  • 宾寮:宾客和僚属。
  • 骑从:骑马的随从。
  • 吴娃:吴地的女子,这里指随行的歌女或侍女。
  • 销春景:消逝的春光。
  • 及月华:趁着月光。
  • 城阴:城墙的阴影。
  • 烛焰:烛光。
  • 东吹:东风。
  • 先催柳:首先催动柳树发芽。
  • 南霜:南方的霜。
  • 不杀花:不会使花凋谢。
  • 皋桥:桥名。
  • 夜沽酒:夜晚买酒。

翻译

为了追求美丽的景色,我改变了早晨的宴会,留下欢乐,推迟了晚上的办公。宾客和僚属都感谢我,骑马的随从中有一半是吴地的女子。无论到哪里,春光都在消逝,归来时已是月光照耀。城墙的阴影笔直,烛光两行斜斜地照亮。东风首先催动柳树发芽,南方的霜不会使花凋谢。在皋桥的夜晚买酒,那灯火是谁家的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归家的情景,通过对春景、月光、城墙、烛光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逐胜移朝宴,留欢放晚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随性和不拘小节,而“东吹先催柳,南霜不杀花”则巧妙地运用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结尾的“皋桥夜沽酒,灯火是谁家”则增添了一丝神秘和遐想,使诗歌意境更加深远。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