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雨闻莺

· 丘为
垂柳街头百丈丝,杏花林处度黄鹂。 间关正在秦筝里,历乱偏伤楚客时。 风传一一声来尽,雨湿双双飞去迟。 羡尔能将户客意,何如栖得上林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垂柳:低垂的柳树。
  • 百丈丝:形容柳条长而柔软,如同百丈长的丝线。
  • 杏花林:开满杏花的树林。
  • 黄鹂:一种鸟,即黄莺。
  • 间关:形容鸟鸣声。
  • 秦筝:古代的一种弦乐器,此处指筝声。
  • 历乱:纷乱。
  • 楚客:指楚地的旅人或诗人。
  • 风传:风传递。
  • 一声声:形容鸟鸣声。
  • 雨湿:被雨淋湿。
  • 双双飞去:成对的鸟儿飞走。
  • 羡尔:羡慕你。
  • 能将户客意:能够理解旅人的心意。
  • 何如:如何。
  • 栖得上林枝:栖息在皇家园林的树枝上。

翻译

垂柳的枝条如同百丈长的丝线,在街头低垂,杏花林中,黄鹂鸟儿穿梭其间。 它们的鸣叫声恰似秦筝中传出的间关之音,纷乱的鸣叫偏偏在楚地旅人伤感时响起。 风将它们的每一声鸣叫传递过来,雨却让它们成对飞走时显得迟缓。 我羡慕你,黄鹂啊,你能够理解旅人的心意,如何才能像你一样栖息在皇家园林的树枝上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垂柳、杏花林和黄鹂的生动场景,以及秦筝的音乐和楚客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人孤独心境的共鸣。诗中“风传一一声来尽,雨湿双双飞去迟”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情感状态相结合,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敏感捕捉。结尾的羡慕之情,更是诗人对自由与归属感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丘为

丘为

丘为,生卒年不详,字号不详,唐代诗人,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市)人。事继母孝,常有灵芝生堂下。累官太子右庶子。致仕,给俸禄之半以终身。年八十余,母尚无恙。及居忧,观察使韩滉以致仕官给禄,所以惠养老臣,不可在丧而异,惟罢春秋羊酒。卒年九十六岁。与刘长卿友善,其赴上都也,长卿有诗送之,亦与王维为友。《全唐诗》收诗十三首。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