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

铁凿金锤殷若雷,八滩九石剑棱摧。 竹篙桂楫飞如箭,百筏千艘鱼贯来。 振锡导师凭众力,挥金退傅施家财。 他时相逐西方去,莫虑尘沙路不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铁凿金锤:指用来开凿石滩的铁制和金制工具。
  • 殷若雷:形容声音巨大,如雷鸣一般。殷(yīn):形容声音大。
  • 八滩九石:指滩石众多,数量多。
  • 剑棱摧:形容石头的棱角被破坏,如同剑锋被摧毁。
  • 竹篙桂楫:竹制的撑船杆和桂木制的桨。
  • 飞如箭:形容船只行进速度极快,如同箭矢一般。
  • 鱼贯来:形容船只接连不断,像鱼群一样排列前进。
  • 振锡导师:指手持锡杖的僧人,这里可能指佛教中的导师或高僧。
  • 凭众力:依靠众人的力量。
  • 挥金退傅:指花费金钱,这里可能指为了开凿石滩而花费的财力。退傅:可能指花费或减少。
  • 施家财:使用家中的财产。
  • 相逐:相互追随。
  • 西方:这里可能指佛教中的极乐世界或西天。
  • 莫虑:不必担心。
  • 尘沙路不开:指尘土飞扬的道路不通畅。

翻译

铁凿和金锤的声音如雷鸣般响亮,八滩九石的棱角被一一摧毁。 竹篙和桂楫推动着船只,速度飞快如箭,成百上千的筏和船鱼贯而来。 手持锡杖的导师依靠众人的力量,挥霍家财以退傅之名施舍。 将来我们相互追随前往西方,不必担心尘土飞扬的道路不通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开凿龙门八节石滩的壮观场景,通过“铁凿金锤”、“八滩九石”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工程的艰巨和工人们的辛勤劳动。诗中“竹篙桂楫飞如箭”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形容了船只的快速行进,展现了水路的繁忙和畅通。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景,以及对于佛教信仰的虔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既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场景,又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信仰。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