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疾

足疾无加亦不瘳,绵春历夏复经秋。 开颜且酌尊中酒,代步多乘池上舟。 幸有眼前衣食在,兼无身后子孙忧。 应须学取陶彭泽,但委心形任去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足疾:脚部的疾病。
  • 无加:没有加重。
  • 不瘳:没有痊愈。瘳(chōu):病愈。
  • 开颜:心情愉快,面带笑容。
  • 尊中酒:酒杯中的酒。尊:古代酒器。
  • 代步:代替步行的工具,这里指乘船。
  • 幸有:幸运的是有。
  • 兼无:同时没有。
  • 身后:死后。
  • 子孙忧:对子孙的担忧。
  • 应须:应该。
  • 学取:学习。
  • 陶彭泽:指陶渊明,因其曾任彭泽令,故称。
  • 但委心形:只把心思放在形体上,即随遇而安。
  • 任去留:任由自己选择去留,即自由自在。

翻译

我的脚病虽然没有加重,但也没有痊愈,就这样从春天绵延到夏天,又经历了一个秋天。心情好的时候就喝上一杯酒,出行则多乘池上的小舟。幸运的是我眼前还有衣食无忧,同时也没有对死后子孙的担忧。我应该学习陶渊明,只把心思放在形体上,任由自己选择去留,自由自在。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态度和哲理。尽管身体有疾,但他并不因此而消沉,反而以一种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诗中提到的“开颜且酌尊中酒”和“代步多乘池上舟”展现了他的乐观和享受生活的态度。他庆幸自己衣食无忧,无后顾之忧,因此能够自由地选择生活方式,学习陶渊明那种随遇而安、任由心形的生活哲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白居易的人生智慧和超脱世俗的情怀。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