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分司东都寄牛相公十韵
忽忽心如梦,星星鬓似丝。
纵贫长有酒,虽老未抛诗。
俭薄身都惯,疏顽性颇宜。
饭粗飧亦饱,被暖起常迟。
万里归何得,三年伴是谁。
华亭鹤不去,天竺石相随。
王尹贳将马,田家卖与池。
开门闲坐日,绕水独行时。
懒慢交游许,衰羸相府知。
官寮幸无事,可惜不分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忽忽:形容时间过得快,心神不定。
- 星星:形容白发点点,如同星星。
- 鬓似丝:比喻白发如丝。
- 俭薄:节俭,生活简朴。
- 疏顽:性格疏懒顽固。
- 飧(sūn):晚餐。
- 华亭鹤:指华亭(今上海松江)的鹤,这里用作典故,表示高洁不群。
- 天竺石:指天竺(今印度)的石头,这里比喻珍贵之物。
- 王尹:指王羲之和尹文,这里泛指文人雅士。
- 贳(shì):租赁。
- 官寮:官吏。
翻译
心神不定如同梦中,白发点点如丝。 尽管贫穷,酒常在手;即使年老,诗未离口。 习惯了节俭的生活,性格疏懒顽固颇为适宜。 饭菜虽粗,晚餐亦能饱腹;被子暖和,起床常迟。 万里之外,归途何所得?三年相伴,又是谁人? 华亭的鹤不曾离去,天竺的石始终相随。 王羲之和尹文租赁的马,田家卖掉的池塘。 开门闲坐,日复一日;绕水独行,时时刻刻。 懒散地交游,衰弱的身体被相府所知。 幸好官吏无事,可惜未能分司。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白居易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忽忽心如梦,星星鬓似丝”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后文通过对比贫穷与酒、老与诗的关系,展现了诗人不因物质贫乏而失志,不因年老而放弃创作的精神风貌。诗中的“华亭鹤”与“天竺石”象征着高洁与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变的情谊。结尾的“官寮幸无事,可惜不分司”则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然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淡泊名利、珍视友情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