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
白狗次黄牛,滩如竹节稠。
路穿天地险,人续古今愁。
忽见千花塔,因停一叶舟。
畏途常迫促,静境暂淹留。
巴曲春全尽,巫阳雨半收。
北归虽引领,南望亦回头。
昔去悲殊俗,今来念旧游。
别僧山北寺,抛竹水西楼。
郡树花如雪,军厨酒似油。
时时大开口,自笑忆忠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狗峡:地名,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境内。
- 黄牛峡:地名,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境内,与白狗峡相邻。
- 滩如竹节稠:形容滩险多且密,如同竹节一般。
- 路穿天地险:形容道路穿越险峻的地形。
- 人续古今愁:人们自古至今都在此地感受到忧愁。
- 千花塔:地名,可能指一座塔,因周围花开繁盛而得名。
- 一叶舟:比喻小船。
- 畏途:艰难危险的旅途。
- 静境:宁静的地方。
- 巴曲:指巴地的歌曲,这里可能指巴地的春天。
- 巫阳:地名,位于今重庆市巫山县。
- 引领:伸长脖子,形容盼望。
- 殊俗:不同的风俗。
- 别僧:告别僧人。
- 抛竹:可能指离开时抛下的竹子,象征离别。
- 郡树花如雪:形容郡中的花盛开如雪。
- 军厨酒似油:形容军中的酒浓烈如油。
翻译
白狗峡紧接着黄牛峡,滩险如同竹节般密集。 道路穿越天地间的险峻,人们自古至今都在此感受到忧愁。 忽然看到千花塔,于是停下了一叶小舟。 艰难的旅途常常让人感到紧迫,而在宁静的地方则暂时停留。 巴地的春天已经结束,巫阳的雨也收了一半。 北归虽然盼望,但南望时也会回头。 昔日离开时悲伤于不同的风俗,如今回来则怀念旧时的游历。 告别了山北的僧人和水西的竹楼。 郡中的花盛开如雪,军中的酒浓烈如油。 时常大笑着开口,自嘲地回忆起忠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白居易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旅途艰险的感慨和对旧游的怀念。诗中“滩如竹节稠”、“路穿天地险”等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艰险,而“忽见千花塔”、“静境暂淹留”则表达了诗人在艰险旅途中的片刻宁静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后半部分通过对巴地春天的结束和巫阳雨的描写,以及对北归和南望的矛盾心情的表达,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旧游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