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天竺灵隐两寺

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 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 黄纸除书到,青宫诏命催。 僧徒多怅望,宾从亦裴回。 寺闇烟埋竹,林香雨落梅。 别桥怜白石,辞洞恋青苔。 渐出松间路,犹飞马上杯。 谁教冷泉水,送我下山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纸除书:指皇帝的诏书。
  • 青宫:指东宫,即太子所居之地。
  • 裴回:徘徊,来回走动。
  • :同“暗”,昏暗。
  • 辞洞:离开洞穴。
  • :留恋,不舍。
  • 松间路:松林间的小路。
  • 马上杯:马背上的酒杯,指在马上饮酒。
  • 冷泉:指冷泉亭,位于杭州西湖附近。

翻译

在郡中度过了六百天,入山游览了十二次。 曾因月下桂花飘落而留宿,又因海棠花开而陶醉。 皇帝的诏书到来,太子的命令催促。 僧人们多有怅然若失之感,宾客们也徘徊不去。 寺庙昏暗,烟雾弥漫在竹林中,林中香气伴随着雨落梅花。 离别桥梁时怜惜白石,离开洞穴时留恋青苔。 渐渐走出松林间的小路,仍在马背上举杯畅饮。 是谁让冷泉水,送我下山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期间,频繁游览天竺和灵隐两寺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山林之美的留恋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的“月桂落”、“海榴开”等意象生动展现了山中的自然美景,而“黄纸除书”、“青宫诏命”则反映了官场的繁忙与压力。结尾的“冷泉水,送我下山来”则带有一种无奈和不舍,体现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矛盾心理。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